目前,直銷產品一共有6類:化妝品、保潔用品、保健食品、保健器材、小型廚具、家用電器。原本直銷產品是5類,2016年修改成6類。兩年過去了,那么,直銷產品范圍是否會再次修訂呢?什么將是第七類直銷產品?
什么將是第七類直銷產品?2017年,在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公布的受理企業名單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紡織企業,這也引發了“紡織品或將成為第七類直銷產品”的猜想。不僅僅是紡織品,近年來關于哪類產品能納入直銷產品類別的討論一直不絕于耳。下面,我們就來猜想一下哪些產品可能成為第七類直銷產品。
1、農產品
早在家用電器成為第六大類直銷產品之前,農產品一直被外界視為是第六大類直銷產品的“熱門人選”。2015年,全國政協委員馬虎成在全國兩會上就曾建議,支持并大力推進本土農產品進入直銷行業,“盡早讓農產品進入直銷范圍,讓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進入直銷行業,快速發展,真正做到強農固本?!?/p>
雖然如今農產品已經失去成為第六大類直銷產品的可能,但不少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不代表農產品不能納入直銷產品類別。事實上,農產品早已也具備了進入直銷的條件,興許第七類直銷產品就是農產品。
高附加值農產品適合中國直銷市場
經過多年的發展,盡管直銷產品線不斷延長,但現有直銷產品的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企業亟需尋求突破。對于直銷企業來說,若繼續在現有的產品格局中推出新品,那么大多數產品都很難成為市場上的“獨一無二”,品類創新迫在眉睫。在同質化競爭不斷加劇的環境下,農產品進入直銷行業,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從方向上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
2、紡織品
除了農產品這個“熱門選項”外,紡織品也被認為是另一個第七類直銷產品的大熱選項。2017年,在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公布的受理企業名單中,江蘇紫羅蘭家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浪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仙宜岱股份有限公司等紡織類企業皆位列其中,這也引發了“紡織品或將成為第七類直銷產品”的猜想。
有一定保健功能紡織品受市場歡迎
和大多傳統行業相類似,如今越來越多的紡織品類企業面臨殘酷的招商問題,為了吸引經銷商,可以說是費盡心機,但淡季貼息返利、年終返利等方式已不足以穩住加盟商的心。在這種情況下,借助直銷模式成為紡織類企業在傳統營銷渠道下拓展市場的新思路,紡織類企業也成為繼藥企之后的申牌主力。
除了傳統紡織企業轉型直銷以外,也有不少直銷企業在產品系列中增加紡織產品門類,如權健、雙迪、尚赫、新時代、金科偉業、安然納米、綠之韻、佳萊等。據道道輿情監控室了解,這些直銷企業的服裝紡織類和家用紡織類產品大多劃定在保健器材的分類下。
有業內人士表示,紡織類產品與直銷領域的結合在海外曾有過輝煌的歷史,而紡織類產品與中國直銷結緣,在前兩年才浮現苗頭。目前,除了中脈專注保健家紡產品外,其他的直銷企業則是推出功能內衣、護膝褲等服裝用紡織品。
3、飲料
和紡織類企業因成為申牌主力而引發“紡織品或將成為第七類直銷產品”猜想相類似的是,最近兩年,安利、無限極等多家直銷企業積極布局飲料這種快速消費品品類,也引發了業內關于“飲料是否能成為第七類直銷產品”的熱烈討論。
飲料品類能提高產品重復消費率
新人流失率大、產品重復購買率偏低一直是直銷行業的兩大頑疾。為了解決產品重復購買率低這個問題,諸多直銷企業可謂是絞盡腦汁,然而大多數公司收效并不明顯,而飲料這一品類恰恰能解決產品重復購買率偏低的頑疾。
有研究報告表明,由于飲料具有產品周轉周期短、進入市場通路短而寬、便利性等特點和屬性,因此能吸引大量單純以消費為目的的顧客。以臺灣的直銷企業葡眾為例,該公司的產品重復消費率超過了16%,與其旗下一款價格比便利店還低的飲料不無關系。
此外,近年來直銷行業內部和外部競爭環境的變化,使得部分直銷企業放棄過去長期堅持的自主研發生產的產品戰略,并且打破了過去對產品范圍的局限,開始導入飲料這種快速消費品品類。